珠算的文化学术交流互动平台
咨询热线:0574-8233-9999
在线老师:13777234005
官网:www.zgzsw.org 网址:www.cctv22.com
邮箱:zgzsw1204@126.com 邮编:315300
QQ:2460557878
运营中心:浙江宁波慈溪中央大厦1323號
中国珠算历史悠久。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中国珠算的发明和长期以来的普及应用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珠心算又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产生的呢。从大范围应用珠算、珠心算的功能看,大体可分为三次革命:
1972年10月14日下午5时30分至9时10分,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了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和夫人。在交谈中,周总理向李博士问到美国的计算机情况时,李博士首先回答了有关问话,之后又提到:“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如今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周总理对李博士的回答,感慨良久,向在座的中央有关同志说出了珠算界奉为经典的名言:“要告诉下边,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
因为周总理的号召,珠算风靡全国。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原因,国民经济滞后,计算机并不普及,因此,珠算的主要功能是计算。它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从16世纪开始,逐步传播到一些周边国家和东南亚地区,对国际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再后来,“三算结合”(珠算、口算、笔算)教学的试验到大面积推广普及。据记载,从江西宜春市1958年开始在小学试行“三算结合”教学到1969年上海市崇明县新河五七三校小学推广“三算结合”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得到教育部的支持,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最盛时期参加学习的学生人数约3000万人次。“三算结合”教学使珠算的单一计算功能发展为兼有数学教具的功能,显著地提高了全国数学教学效果。但这时的心算不能脱离算盘单独进行。后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算盘开始逐渐脱离人们的视野。
从15世纪开始,中国的珠算逐渐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对这些国家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日本,珠心算得到极大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珠心算的热潮也在中国初现,中国也开始重视起这项课程,在“三算结合”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了的珠心算教育。90年代初,中国珠算协会提出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全国少儿中大力推广。使珠心算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然而随着珠心算的风靡,珠心算培训越来越趋于功利,弊端也随之出现了:校际的珠心算比赛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电视竞赛,上电视的“小神算子”们神气活现让家长们眼馋,“你快,我比你更快”的大跃进式攀比盛行一时,珠心算教学出现了大量的硬性教育。
Copyright©2014 慈溪金色帕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宁波慈溪中央大厦南幢1323号
全国统一热线:400-999-1204 电话:0574-82339999 邮政编码: 315300
技术支持:易商网络 备案号:浙ICP备14032459号 浙公网安备33028202000081